(王 昆) “從1949到60年代,因政治環境的動蕩意外渡海而來的戰后新移民,在原本只是暫時落腳的村子落地生根,發展出了“眷村”這種臺灣所特有的有著自己的生活型態與族群文化的居住區域,而這出結合了表演藝術與影視界雙大師王偉忠與賴聲川的精采好戲,呈現出“眷村”三代住民、四個家庭的故事。近日,由“雙溝珍寶坊”冠名的臺灣話劇《寶島一村》在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登場,該劇成功塑造了第一代思鄉、盼回鄉的眷村人和第二代在臺灣出生、土地認同概念逐漸轉變的“眷村子弟”,透過笑淚交替和心酸詼諧,回顧了臺灣最珍貴的族群融合歷史。 談到雙溝與寶島臺灣的姻緣,還得從建國前說起,上世紀三四十年代,雙溝大曲在臺灣就有銷售,臺灣的萬壽宮大酒店成為當時雙溝大曲銷售點,這也是雙溝大曲登陸寶島臺灣的最早記錄,相關的歷史資料和照片至今還保存在雙溝酒業酒文化展覽館,供游客觀賞。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被貶職后,摯友章使君送雙溝佳釀請詩人品嘗,蘇東坡品嘗后即席賦詩,其中有佳句:“冷硯欲書先自凍,孤燈何事獨成花。使君半夜分酥酒,驚起妻孥一笑嘩”。為了紀念這位詩人和滿足臺灣同胞對雙溝大曲的需求,雙溝酒廠特別研制成包裝以黑色為主調的53度雙溝酥酒,產品全部經香港轉口臺灣市場。1987年2月11日,臺灣《聯合報》在“萬象系列、飲食篇、春節話名酒”專欄中發表徐桂生先生的文章——《泗洪雙溝大曲》,鄭重地向臺灣消費者介紹了雙溝大曲酒的悠久歷史、產地、產品風格特點,介紹了雙溝大曲產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。2000年后,雙溝酒業領導去臺灣參觀考察,都順便將雙溝大曲帶到了臺灣市場,相關媒體都作了介紹。由于港臺報紙的推介,雙溝大曲作為歷史名酒和當代中國名酒,早已為海外消費者所熟知。 2009年,雙溝酒業牽手《同一首歌》走進江蘇泰州,特邀臺灣歌星周杰倫登臺獻藝,一曲《青花瓷》既唱出了中國瓷文化古韻,又唱出了雙溝酒文化底蘊,而今年赴臺參觀、旅游、學習的公司勞模,則零距離感受到臺灣同胞的親情。 “雙溝珍寶坊”再次牽手臺灣話劇《寶島一村》的演出,以“懂得通融,方能從容”的品牌訴求,進一步表達了對寶島人民的深情厚誼。 (原載于2011年《宿遷晚報》)